黑龙江分社森工农垦油田
首页森工农垦油田
回忆铁人老队长:他是打井巨将,也是精神巨人
2023年10月08日 16:21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8日电(王翠)菊有黄华之时,便是深秋了。

  2023年10月8日,寒露,亦是铁人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秋雨潇潇,思念绵长。84岁的《铁人传》作者、老会战孙宝范忆起铁人老队长,讲述了四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虽无轰轰烈烈,却尽显铁人柔情、铁人热血、铁人智慧、铁人风骨,呈现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铁人英雄形象。

  孙宝范说,自己年轻时曾有幸到铁人身边工作过,偏得地直接接受了老英雄的“再教育”,在耳濡目染中,对铁人所表现出的爱国情怀、创业激情、求实态度和奉献精神,有了更真实的体验……

孙宝范讲述铁人故事。记者 王翠/摄
孙宝范讲述铁人故事。记者 王翠/摄

  我想要逃离大庆的念头

  被铁人温情的话语打消了

  “我刚来时,大庆正处于最困难时期。我在学校时,每天可吃到七两粮,可到大庆是‘五两保三餐’,白天干工作,晚上搞会战,又累又饿,上床都费劲。我到钻井二大队时,正处于想调离大庆的矛盾之中。细心的铁人大队长有所察觉,就抓住一些机会帮助教育我。”孙宝范回忆道。

图为年轻时的孙宝范。
图为年轻时的孙宝范。

  “那是一天清晨,我们一起顺着防风林树趟子走,去上井。树上一群被油烟熏黑了的小鸟,连蹦带跳,叽叽喳喳在欢叫。铁人听了高兴地对小鸟说,‘你们不怕油味儿,为我唱歌,我高兴!’走了几步,他郑重地问我,‘人家小鸟都不怕油味儿,你怕不怕呀?’”

  “铁人这一问,正好戳到了我的痛处,击中了要害。我心里想,老队长四十岁了,还日夜操劳在生产一线,而我才二十几岁,就怕苦怕累了,不要说面对老英雄,就连小鸟都不如,真是无地自容。铁人见我面露惭愧,就趁热打铁给我讲了‘北京煤气包’的故事,还讲他丢下老母亲、离开家乡的不舍心情,他说:‘我们为什么来大庆,是因为这里有油!我们抛家舍业来这里吃苦,就是为了甩掉那个煤气包,甩掉落后的帽子,让国家有油用!’”

  孙宝范说,正是铁人这种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精神教育了他,他才下决心安心会战,扎根大庆,成为今天被人尊敬的“老会战”。

  王进喜牢记党的宗旨,走到哪里,就和哪里的群众促膝谈心,帮他们排忧解困。

  王进喜在院子里同工人谈话,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

  真像个过日子的样儿!

  铁人创业的“远虑”令人佩服

  1961年是大庆全面开发的发展年,也是一个“饥荒年”。刚成立时,钻井二大队地无一垄,房无一间,生活尤其困难。

  “铁人带领7个人,在北线三间菜窖起家,艰难创业,后来又搬到更艰苦的南区,在一个砖厂附近,圈了一片地,带十几个队、一千多号人,打井夺油、开荒种地、盖干打垒、办小学,建粮店、卫生所……还向对面砖厂学习,自己动手烧砖,为钻工们盖起了‘新八排’红砖房办公室和宿舍。把一个打井的生产大队,建成了一个‘小社会’。”

  王进喜组织职工盖的从张铁匠村到八百垧的“车站”。

  孙宝范回忆说:“铁人领导这个大队,既要打好井,早出油,又让工人们有个窝、吃饱肚子,真像一个过日子的样子。我每天跟着铁人上井场、下大田、跑基地、去学校,看到工人们高高兴兴地从红砖房里出出进进,我从内心里佩服老英雄那种自力更生、深谋远虑的创业精神,下决心要好好向师父学习。”

  我满心欢喜地搞卫生

  反倒给铁人研究添了麻烦

  “铁人不仅有创业精神,更有创业的智慧。我是从一次挨骂中,开始有这种认识的。”孙宝范说。

  铁人文化低,就拜机关干部为师,刻苦地学文化,学“两论”和毛主席著作,学科学技术知识。在学习中有的字不会写,就自己造一个用上。主管钻井工作的张文彬局长开会布置任务,铁人认真作记录。张局长说,钻井的同志,你们要好好地研究研究怎么把井打直。“研究”二字不会写,铁人就很快画了小人儿在商量事,怕以后理解错了,还注上“言九”二字。

  铁人学习完全是为了用,怎么把井打直?他走路也想,吃饭也想。有一天,他发现笔筒里的笔都是斜躺着的,就产生了一个搞一个“小钻头、大钻具——填满式”钻井法的灵感,着迷一样研究这个“填满式”。文化低画图难,就叫保养站给做些钻头、钻铤、钻杆、方接头、扶正器小模型,标上型号、尺寸,装到两个铁匣子里放办公桌上。有空了,就像小孩玩积木一样,来摆钻具结构方案,求那个科学合理参数。

  孙宝范说:“我那时刚到大队,不了解情况,有一天铁人接到电话通知匆忙去开会了,我整理完群众来信,见铁人桌上摆满了铁棍、铁疙瘩,到处是铁锈黑灰,就打来水搞起了卫生,把各种零碎铁件都划拉进匣子里,一起放在了柜底。看着窗明几净的屋子,美滋滋地等着受表扬,没想到铁人回来我挨了一顿训——‘你戴的是木头眼镜吗?没看见那是一个方案?’我这才知道自己把铁人摆出的方案给划拉没了,好心办了坏事。”

  铁人特别重视“一切经过实验”。有了好方案,就到井队亲自动手搬钻头、抬钻杆,和工人一起搞试验。工人们对他说,大队长,你是领导了,这些活叫技术干部干,你坐那指挥就行了。铁人说,“毛主席说,不钻老虎窝,逮不着虎娃子。实践第一,一切经过实验。我不亲自动手,怎么能知哪好哪不好,去改进呢?”

  孙宝范说:“铁人就是这样既动脑、又动手,花大功夫搞科研,最后于1962年搞成了‘小填满’,1965年搞成了‘大填满’,使用效果非常好。后来我们去采访时,张局长含着泪说,如果现在铁人还在,我要替他向国家申请专利的,这是他的发明创造。”

  铁人有发明创造,是很多人万万没有想到。他那种讲究科学、勇于创新的求实精神是最为宝贵,是新时代更应大力发扬的。

  王进喜和同工人一起研究钻头。

  

  王进喜同工人一起读测斜卡片,研究打直井技术。

  看到铁人喝下“庆功酒”

  我却一阵难过袭上心头……

  “铁人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我深情缅怀恩师,为他的巨大贡献和伟大精神而骄傲,同时也为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比我们起码少活了20年而难过。”采访中,孙宝范分享了一个“庆功酒”的故事。

  1963年5月17日早晨,铁人一大早穿戴好准备下井队,突然听到外面有锣鼓声,1281队来报喜了,他们创造了日进620米、井斜2度的高纪录。听完报捷书,铁人高兴地说:“你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成绩,向你们表示祝贺!来,咱们喝一杯庆功酒。”

  孙宝范回忆说,“我一听,心里一震。老队长一生不饮酒,哪来的酒庆功呢?只见他从卷柜里拿出一瓶酒,打开盖倒杯子里一些,自己喝了一口,就说让大家每人喝一杯!我一看,拿出来的是一瓶虎骨酒,一阵难过袭上心头。”

  铁人长期劳累,住井场、跑一线,不问凉热,不管干湿,得了严重的关节炎。卫生所给他制定了治疗方案,特意从外地进了特效虎骨酒,叫身边人监督他按时喝。可铁人说:“别听他们的,我的身体我知道,没事。”

  孙宝范说:“这虎骨酒一直藏在卷柜里,铁人很少按时喝,我都忘了,铁人还想着,高高兴兴地拿出来给大家庆功。这充分说明,在铁人心里只有打井夺油创纪录最重要,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每一次我都在心里默默地祝愿老队长爱惜自己,战胜疾病,永葆健康。同时也一次次地下决心,学习他那种心怀全局、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一个队打出“质量全优井”,王进喜高兴地带领机关干部送去红五星表示祝贺。

  孙宝范说,我的好师父铁人王进喜,是个打井巨将,也是个精神巨人。他用47载青春,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带出了过硬的英雄队伍,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铁人精神。

  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最好的纪念是奋斗!

  我们要坚持学铁人、做铁人,树立“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我们还要写铁人、讲铁人,讲好铁人的故事,宣传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建设百年油田和三个城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这将是对铁人最好的告慰!(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于琨
刘璐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