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科技教育
首页科技教育
陈成荣:黑土地上第一代举重教练 曾一人托起龙江举重
2021年07月15日 20:4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5日电 题:陈成荣:黑土地上第一代举重教练 曾一人托起龙江举重

  中新网记者 王妮娜

  “那些年,找队员的信发老多了!”

  陈成荣,黑龙江省第一代举重教练,祖籍广东的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黑龙江当举重教练后,一待就是几十年。如今,87岁的他接受采访时,广东腔调的话语里,经常会蹦出几句地道的“东北词儿”。

  从靠发上千份信选队员,到“徒手”训练,陈成荣曾一人挑起黑龙江省举重项目的担子,培养出了多位全国冠军。其中学生张志芳还创造了亚洲纪录,让中国举重发展历史上,也有了许多“龙江基因”。

  广东仔跨千里支援黑龙江

  “当时,我在北京体育学院读书,还没毕业,贺龙元帅说,让我们到各省去,我就到了黑龙江。”陈成荣说。

  那是1958年,全国第一届运动会之前。当时,陈成荣25岁。他祖籍是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市是一个有海港的城市,从小,他就看海港边的英国人玩举重,之后,他也和小伙伴们比力气。长大后,他考进了北京体育学院的举重专业。

  在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前的一年,陈成荣响应号召,只身来到了离家乡广东千里之遥的哈尔滨,成为了举重教练。

  “我到黑龙江一看,没有几个小孩在玩举重。”陈成荣说。

  在哈尔滨市和平路上的一处篮球馆内,陈成荣带着三四个男孩子在舞台上开始练习举重,这就是黑龙江省举重队最早的样子。

  “当时,黑龙江省体委主任万思元说,这就算黑龙江省男子举重队成立了。”陈成荣说。

  教练25岁,还没大学毕业,队员大多都20岁。因为年龄相仿,刚开始,男队员们对陈成荣都不服气,他们吃住、训练都在一起,慢慢的,训练逐渐稳定了。

  “当时,全国举重比赛设推举、挺举。队里的训练设备就是一个举重杆,大家轮流举,其他的像举重鞋、举重腰带,都没有,就是硬举。”陈成荣说。

  队员们手出汗了,没有防滑粉,就在地上蹭一蹭灰,再去拿举重杆。

  首届全运会前“挖”到“好苗子”

  “什么最难,选人最难,没人,怎么练?”回忆刚到黑龙江当举重教练的日子,陈成荣叹了口气说:“唉,别提了”。

  举重项目选队员,首先要看天生的身体条件。“选材看身材、看肌肉、看骨骼,要骨骼粗壮的。”陈成荣说这是当时他选人的标准。

  当时,他为了选队员,在哈尔滨、牡丹江、佳木斯到处“打听”,后来听说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消防队有个消防员是“大力士”,他就找去了,看到了杨凤有。

  “带回队里,一看真是‘好苗子’,有劲,就留下了,跟着我训练了11个月,到1959年9月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取得了全国第6名的成绩,非常不错。”陈成荣说。

  全国运动会之后,陈成荣就回到了学校准备毕业,举重队也停止了训练,杨凤有被国家举重队要走了。直到1960年1月,陈成荣被分配到内蒙古大学,黑龙江省体委又将他要了回来,他就到哈尔滨市体育学院当老师,也担任黑龙江省举重队的教练,上午上课,下午训练,两边都干着。

  出奇招“拉大网”全省“选材”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选材仍然是最让陈成荣头疼的一件事儿。

  陈成荣说,他多年选材,研究过,黑龙江举重在全国有优势,这里的人,都是从安徽、河北、山东等地“闯关东”过来的,属于“杂交”人种,所以,黑龙江人体质好,骨架大,肩宽、腿粗,适合练举重。

  这期间,奥运会因推举比赛技术上有争议,就将推举比赛从奥运会项目中取消了,举重就设抓举和挺举比赛了。“全国运动会项目跟着奥运会项目走,所以,全国运动会也就设抓举和挺举了。”陈成荣说。

  在1967年至1972年,黑龙江省举重项目停训,到1972年才开始恢复训练。

  “全国很多个省队都留了心眼儿,留了两三个‘种子’选手,咱们没想,又重新白手起家。”陈成荣说。

  当时,黑龙江省正在开展全国知青上山下乡、支援“北大荒”的活动,数十万人从全国各省涌入黑龙江。

  “这时选材就和之前不一样了,我听说,一些知青曾在当地练过举重,知道这一消息,我挺高兴。”陈成荣说。

  几十万知青,怎么找到曾练习过举重的人呢?陈成荣想到了一个办法,发函“拉大网”全省找人。

  陈成荣专门找人,做了一个“蜡板”,用来印刷函,大致的内容是,黑龙江省举重队正在寻找举重队员,要求身材好、有力量,如果贵单位有这样的人,可以到黑龙江省举重队试一试。

  “刷刷一印,几百封信函就出来了。我用手写上不同单位的名儿,主要是黑龙江省下面各农场的名儿、哈尔滨各学校的名儿,贴邮票,一寄走,就坐家等着人来找我。”陈成荣说。

  这样的信函,陈成荣一有时间就发走一批,前后得寄出去上千封信。信发出去,到队里来面试的人也逐渐多了。陈成荣吃住都在训练场,什么时候来人就什么时候“面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半夜来也半夜给看”。在这期间,从全省各地来的知青得有几十人。其中,后来“出成绩”的张志芳和曹维臻就是在黑龙江省内农场下乡的知青。

  “泡澡堂子”降体重

  陈成荣说,他为什么那么重视选材,与别的体育项目不同,对于举重来说,身材是基础。

  当时,全国运动会上将推举项目取消了,选队员的标准也变了。“推举要选力量型的选手,而这项没了之后,挺举和抓举就要选有爆发力的选手了,选‘条型’身材的队员了。”陈成荣说。

  当时,举重项目的训练,国家出过一本书来指导训练,其他全靠“自己琢磨”。

  “训练以我为主,我就在全国大赛上看,多看,多琢磨,然后回来带队员训练。”陈成荣说。

  和南方省份相比,黑龙江省的举重水平落后很多,为了赶上“进度”,陈成荣的家虽然和训练队是一个大院,但他除了周六回家,其他时间不离队,住在队里的宿舍,他和队员一般不放假,他怕队员一放假就“放羊”了。

  比赛前,降体重是另一件让陈成荣头疼的事儿。每个公斤级的比赛一般只有一名队员报名,比赛前一个月,队员有时候要降5公斤体重,当时没有降体重的餐和器械,也没有桑拿房让队员“暴汗”减重,只有跑步,再就是“泡澡堂子”多出汗,达到减体重的目的。

  “南岗、道外这两个片儿的澡堂子我们都泡遍了,澡堂子的人都认识我们了,一看我们来天天泡,就知道我们又要比赛了。”陈成荣说。因为频繁的泡澡,有的队员泡也不出汗了,“那感觉是真难受。”陈成荣说。

  培养出多位全国举重冠军

  早期,陈成荣一人就撑起了黑龙江省举重队,他遍撒大网捞上来了一些“好苗子”。张志芳原先是上海人,13岁到黑龙江省呼玛县金山林场下乡,在深山里砍木头,他在上海时,曾练过举重。

  1973年,张志芳进入了黑龙江省体工队,练习举重。“他喜欢举重,训练也非常刻苦,恨不得一天能有48小时训练,那真是拼命。”陈成荣说。

  高强度的训练,让张志芳染上了神经性呕吐症,扁桃体也因为发炎而摘除了。因为训练中总呕吐,张志芳就在举重室放了一个痰盂,练中吐一会,吐完再练。当时,陈成荣看着张志芳很心疼。

  1975年9月,在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上,张志芳抓起了107.5公斤杠铃,成功!他获得了全国60公斤级冠军和总成绩亚军。

  “当时黑龙江省举重队的伙食太差了,吃不上有营养的,也没有蛋白质,我就想把他送到国家队去。”陈成荣说,获得全国冠军后的两个月,张志芳进入了国家举重队。

  在1974年举行的第七届亚洲运动会上,张志芳以120公斤的抓举成绩,获得亚运会冠军,同年秋天,在广西桂林举行的全国锦标赛上,张志芳以125公斤级的成绩,一举打破当时保持了11年之久的全国纪录。

  1979年11月,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35届举重锦标赛上,张志芳获60公斤级抓举世界第二名,当时雅典通讯社和希腊新闻社及各国记者纷纷惊叹:“中国举重东山再起!”

  1980年,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举重达标赛上,张志芳以127.5公斤的成绩,打破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并且平了这项亚洲纪录;1981年,在广东省石龙举行的全国举重锦标赛上,他又以128公斤的成绩,打破60公斤级抓举亚洲纪录和全国纪录。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很多年,无人能破。

  王海军是陈成荣亲自选上来的“好苗子”。上个世纪80年代初,陈成荣到哈尔滨下面的一个县参加运动会时,看到了王海军,“他以前是扔铅球的,当时十八九岁,铅球扔得挺远,我一看挺有劲,就想让他到举重队来。但他当时想去当兵,嫌练举重累,就没来。”陈成荣说。

  之后,陈成荣告诉当地的县体委领导,让关注这个“好苗子”,别外流。两年后,王海军又找到陈成荣,在1984年进入了黑龙江省举重队。之后,王海军参加全国90公斤级比赛,夺得冠军,也破了全国纪录。现在,他是黑龙江省体校的举重教练。

  1984年,在陈成荣的建议下,黑龙江省女子举重队成立。

  江山代有人才出,前人栽树后人庇荫。

  87岁的陈成荣是黑龙江省第一代举重教练,为黑龙江省举重事业的发展铺路筑基,奠定了如今的累累佳绩,让后人敬畏。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吕品
李蒋铭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