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彭先武:中国第一代高山滑雪教练,培养40多个全国冠军
2021年07月08日 10:36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8日电 题:彭先武:中国第一代高山滑雪教练,培养40多个全国冠军

  中新网记者 王妮娜

  今年78岁,滑雪63年。

  彭先武是中国第一个高山滑雪双料冠军,一生与雪结缘。

  从中国第一代滑雪运动员到中国早期的滑雪教练,再到作为滑雪场规划专家,在全国建设了10多个滑雪场。彭先武一直在为中国的滑雪事业发展,出自己的一份力。

  2021年6月,彭先武坐在哈尔滨市松北区的家中,谈起那些学滑雪、教滑雪和建雪场的岁月。 而窗外,就是哈尔滨一处知名的市内滑雪场,就像他说的,看到滑雪场,他心里安稳。

  中国第一个高山滑雪“双料”冠军

  “8年,我从开始滑雪到成为全国第一个‘双料’冠军用了8年时间。”彭先武说。

  1965年1月23日,全国滑雪锦标赛在通化市的金厂滑雪场举行,参加比赛的有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市、黑龙江省佳木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滑雪队(以下简称“八一滑雪队”)等9个单位的229名运动员。

  “1964年,我代表八一滑雪队参加全国滑雪锦标赛,当时,教练给我安排的任务是在小回转中夺冠,而我在‘小回转’比赛时摔倒了。比完赛,教练对我说,明天你还有‘大回转’,结果第二天的比赛,我就拿到了全国冠军。”彭先武说。

  那次比赛后,队内领导开玩笑说:“小彭啊,小彭,你也不务正业哦,小回转没第一,大回转却拿第一了。”

  一年后,也就是1965年的全国滑雪锦标赛上,彭先武又参加了高山滑雪项目中的大小回转两个项目,双双夺冠。彭先武也成为中国高山滑雪项目上的第一个“双料”冠军。

  中国第一代高山滑雪运动员

  彭先武为什么学滑雪,他说,这是爷爷对他的影响。

  “我爷爷辈儿闯关东到了牡丹江,因为做工曾到过海参崴(现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看到苏联人穿着雪踏滑雪,回来后就讲给我听了。”彭先武说。

  1957年,牡丹江市开设了滑雪训练班,当时,15岁的彭先武上中学。1958年,他报名参加了滑雪训练班,之后,牡丹江建立了滑雪队,他成为了牡丹江市滑雪队的队员。

  那是中国滑雪刚起步的时期,1958年入冬,彭先武就到了哈尔滨市阿城玉泉滑雪场训练。

  “据我考证,玉泉滑雪场是中国最早的滑雪场了,这是中东铁路时期建成的,曾经是苏联人滑雪的地方。那时候中国还没有人滑雪,不懂这些。”彭先武回忆说。如今,这个滑雪场内的跳台旧址还在。

  1959年,黑龙江省举行第一次全省滑雪大赛,彭先武代表牡丹江队参加了越野滑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第四名。

  “当时,我就和教练提出来,我不滑雪了,我要去考学,教练看我成绩挺好,不让我回去读书,我就提出来,我擅长转个弯啊、蹦个高啊,而我耐力不行,所以我不练越野滑雪了,我要改高山滑雪,因为我感觉我灵敏度好。”彭先武就这样,开始进入高山滑雪项目。

  3天“偷艺”练成“小翻车”

  彭先武转到高山滑雪项目后,就到了吉林通化,系统训练。两个月后,他就要参加全国滑雪锦标赛。

  “刚一转到高山滑雪,完全不知道怎么练。和我们一起训练的有一个别的队的教练懂俄语,他翻译了一些苏联的资料,教他的队员,我就偷偷在旁边看,目不转睛地看了3天,懂了一些。”彭先武说。

  彭先武记住了一些动作姿势,然后在训练中不断琢磨、打磨,速度越来越快,动作也越来越规范。

  彭先武在训练“过旗门”,就是从雪道上插着的旗中S形滑,滑得既快又好。当时,八一滑雪队的队长看到了,就问身边的人说:“这是谁啊?”身边的人说:“这是牡丹江的‘小翻车’啊!”因为滑雪时姿势低、滑得快,彭先武被同期训练的人起了外号叫“小翻车”。这也为后来彭先武到八一滑雪队当运动员埋下了伏笔。

  当时,参加比赛的有黑龙江省佳木斯、双鸭山和牡丹江三支队伍。在比赛前的测试中,彭先武滑的成绩很好,因为当时他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计时员在测试现场,就对一些老队员说:“你们还没一个小孩滑得快”。老队员不服气说:“别扯了”,可以看计时秒表,确实没彭先武滑得快。

  与国际不谋而合的“反弓形”

  1959年的第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雪上项目在吉林省的尖山子滑雪场举行。八一滑雪队当时要参加全国比赛,从地方借调一名高山滑雪队员,就将彭先武借调到队里集训。

  当时,苏联滑雪队有一个高山滑雪教练叫秋林,他给八一滑雪队集训,彭先武第一次知道了“半犁式转弯”。

  “苏联专家讲,转弯时,要面对着旗杆,臀部向推磨式的转弯,当我自己摸索练习中,感觉应该是面背向旗杆转弯,比较快。”彭先武说,之后的事实证明,彭先武的转弯技术是更科学的。但当时训练中,训练队都按苏联专家讲的技术训练,彭先武按照自己的方法训练,被教练“叫停”,让他按照专家的训练方法训练。

  彭先武不服气,他说:“我和同一个队员比,他直线跑比我快,而我用自己的方法在曲线跑中,他12秒,我11秒56,我比他快,说明我的方法更好啊。”

  但教练很严格,也教条,让彭先武不要“自我发挥”,按照专家的技术练习。

  “教练在,我就按教练要求的练,他不在时,我就偷偷地按自己的方法练习。”彭先武说。

  1960年冬天,彭先武借调到八一滑雪队,一起到波兰参加第一届社会主义友军冬季运动会,这是中国滑雪队第一次出国比赛。

  让彭先武很惊喜,“我就发现,波兰滑雪队员滑曲线时,就像我那么滑,我在比赛中也用了这个技术,当地电视台的摄像头一直跟拍我,我这才知道,这叫‘反弓形’。”彭先武说。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滑雪比赛,经验不足,装备不行,和国际上相差太多,总体名次都不好,彭先武的单项成绩排名第19,是全队成绩最好的。比赛回国后开总结会,队长说:“咱们越野滑雪比蒙古强,高山滑雪,小彭给咱们带回来一个‘反弓行’,不错。”

  彭先武带回国的,不仅有“反弓行”,还有波兰的滑雪教程。“当时队里给发一些生活费,我就买了一本波兰滑雪教程,虽然看不懂上面的字,但有滑雪图片,我带回国,给了教练傅盛宁。”彭先武说。中国滑雪运动起步得晚,当时,中国还没有成熟的滑雪教程,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行。这本教程让滑雪技术逐渐成形,之后,八一滑雪队根据波兰教程训练,滑雪水平提高很快,包揽了当年高山滑雪比赛男女6个项目的冠军。

  黑龙江省首位高山滑雪教练

  上个世纪60年代,黑龙江省的滑雪队只有双鸭山、牡丹江和佳木斯3支队伍。1962年上半年,双鸭山队先解散了,到8月,牡丹江队和佳木斯队,每个队只剩下了两三个人,运动员都吃不饱,两支队伍想合并,但没有成功,黑龙江省就没有滑雪队了。彭先武就到了八一滑雪队当运动员。

  1963年,全国滑雪锦标赛前,他受伤了,没参加比赛;1964年,他夺得大回转冠军;1965年,他在大小回转中都夺冠,成为全国第一个“双料冠军”。

  1966年,滑雪停训。到1968年,八一滑雪队解散,彭先武回牡丹江原籍,凭借着三个三等功,还是中国共产党员,他本可以当干部,但他自己主动要求“学点吃饭的本事”,到牡丹江电工仪器厂当了车工,之后,车钳铆焊各种工种都很熟练,成为了机械车间的主任。

  “在工厂工作了5年,心里惦记滑雪,所以八一滑雪队教练一让我去当教练,我的心就又活了。”彭先武说。1973年,黑龙江省的滑雪又开始恢复,之后,八一滑雪队将彭先武从工厂借调出来,到松花江地区(当时,哈尔滨的尚志、延寿等地被称为松花江地区)的呼兰体校当滑雪教练,在玉泉滑雪场带20多人训练。

  这支业余队伍,都是没有滑雪基础的十七八岁的小孩,经过一冬天的训练,在比赛中赢了吉林队。

  1975年,彭先武正式调到了松花江滑雪队任教练。1979年,松花江滑雪队成绩突出,被归到黑龙江省体工二队。

  “总共30多名队员,我负责高山滑雪项目,男女队员一共16个。”彭先武回忆说,他是黑龙江省第一个高山滑雪教练。

  教出40多个全国冠军

  作为中国早期的滑雪教练,彭先武是开路的人,他多年教练的职业生涯中,培养出了40多名全国滑雪冠军。中国滑雪圈内的老体育人们都说,“能像老彭培养出这么多全国冠军的,全国找不出第二个人。”

  因材施教是彭先武当教练的一大特点。彭先武很重视根据运动员的性格、特长和兴趣爱好等,给不同的队员施以不同的方法。

  在训练时,彭先武从不“一把掐死”,而是常对队员说:“你们训练时,只要50%听我的就好,其他50%,你们可以自由发挥。”

  一次,黑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来队里给每个队员做心理测评,结果出来后,测评人员对彭先武说:“彭教练,我把你队员的情况都给你对一下?”

  彭先武当时说:“你读结果,别说名字,我猜是谁”。结果,测评人员一念,彭先武就直接说出“这个是谁”、“那个是谁”,全都正确。让测评人员大为惊讶地说:“彭教练,你真行哦,对自己的队员这么了解,太厉害了。”

  1988年,在全国滑雪比赛中,彭先武的队员就有4人获得了全国冠军。现任国家高山滑雪队教练的任立刚是彭先武的最后一个学生。

  “任立刚是黑龙江省萝北县人,13岁进黑龙江省队,跟我训练11年,他训练特别刻苦,爱滑雪,冬天训练时,滑雪鞋、袜子和脚都冻在一起了,那他还是练,最后取得了全国冠军。”彭先武回忆说。

  中国开创“滑沙”雪训第一人

  上个世纪,中国没有室内滑雪场,黑龙江还没有人工造雪,全靠天然雪训练,一年雪季最多就能训练3个月。为了延长训练期,彭先武听说秦皇岛有滑沙子的运动,就想用到滑雪训练中。

  “我到了秦皇岛,就立刻去看,一看别人都是坐爬犁从沙子上滑下来,我觉着好像能行,就扛着雪板去了。”彭先武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当时,管滑沙子的工作人员看看彭先武的雪板说:“你是要滑沙子?你这个‘我看不中’”。

  “我就上去了,到顶上,把雪板往地上一扔,两个脚哐哐一踩,‘唰’一下就滑下来了,到底下一停,挺好。”彭先武说。

  第二趟,彭先武又上去了,这回将滑雪中的技术都用上了,呈S形“嚓嚓”地就滑下来了,到下面,“唰”一停。“阻力比雪大些,但也不太影响。”彭先武心里有了数,就带着队员开始在夏天滑沙子替代滑雪进行训练,因为训练时间长了,队员们的成绩在不断提高。但第二年,八一滑雪队也开始学彭先武,进行滑沙训练。

  派往日本留学学习滑雪技术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滑雪协会和日本滑雪协会签了10年的合同,日本接待中国留学生,到日本边勤工俭学,边学习滑雪。彭先武是首批被派到日本的留学生,他先后在日本学习了两个雪季。

  1991年,彭先武带着队员到日本比赛,回国时,拒绝了日本的礼品,而向他们表达了想要他们的滑雪教程带回中国。

  第二天一早,日本接待人员找到彭先武说:“我帮你申请了,我们决定把日本的滑雪教程赠送给你。”这样,彭先武将教程拿到了中国,带回了黑龙江省滑雪队。

  在全国建设10多个雪场

  器材落后,雪场少,这是让中国滑雪事业发展慢的原因。

  “上个世纪50年代,咱们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板都是一样的,都是将雪板绑在脚上。直到1959年,八一滑雪队的曾教练出国到波兰参加比赛,在那买回了一套高山滑雪板,到沈阳一工厂解剖了雪板,仿照着,才做出了高山滑雪板。”彭先武说。这套高山滑雪板,前面还是固定的,后面是“半脱落”的,有一个盘,可以在脚上转,做各种翻转动作,落地时不至于崴脚。

  彭先武是中国第一代高山滑雪运动员,也是国家级滑雪高级教练员,他还是一位滑雪场规划专家,在全国规划和参与建设了10多处雪场。

  这些年,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以下简称“亚布力滑雪场”)的建设和改造,彭先武都一直参与。亚布力滑雪场之前开了南坡,南坡风大、雪道短,而且是阳坡,雪容易化,满足不了滑雪训练的需求。彭先武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在亚布力滑雪场建设东北坡雪道。

  1980年,黑龙江省滑雪队成立后,亚布力滑雪场开始建设东北坡,“这面坡长,适合搞大型比赛。”彭先武说,这侧的雪道建成后,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就在这里举行了滑雪比赛,也印证了彭先武的此前预见的正确性。

  当年,彭先武还为亚布力滑雪场选索道定位点时,正赶上他跟腱断了,他拄着拐杖,慢慢地爬山,走了两三个小时,一米一米的查看,最后将索道的定位点确定了下来。

  1999年,全国冬季运动会前,北京有家企业要建一个滑雪场,当时,北京还没有滑雪场,不知道怎么规划和建设,他们就找到了彭先武。

  这个滑雪场的设计原先找的是日本的专家,但当时时间紧,日本专家还没到,雪场要早点开业,就找到了彭先武。

  “我根据山形地貌,确定了雪道为南北走向,建一处高山滑雪场地,设置初中级雪道,把索道路线改了。等日本专家赶到时,雪场第二天就要开业了,头一天就差人工造雪了。”彭先武回忆说。

  在日本留学时,彭先武自己上山看过日本人怎么人工造雪,他就开始摸索着造雪。“我让滑雪场找来一台能进沼泽地的宽链条的推土机,雪造好后,我光个膀子在前面拿个杆子走,往雪里一插,雪厚了,就让推土机推薄。就这样,第二天早晨,400米长的雪道全铺好了。第二天日本专家来了,看到雪道很震惊,用日本话一直叫彭先武为“彭老师”,很是钦佩他。这也是北京的第一个滑雪场。

  “滑雪场建设,要了解区域5年内的气象资料,全年平均气温,哪个月份气温最低,山上山下的气温,这些数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考虑规划地区区位交通,覆盖的人群,再依据山形地貌,规划建设,这些内容都是要经过反复论证的。”彭先武说。

  这些年,彭先武先后在全国多个城市,规划和参与建设了10多处滑雪场,让中国更多人可以参与到滑雪运动中来,为中国推广滑雪运动,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78岁的彭先武,时常会背上雪板去滑雪,他在雪道上闪转腾挪,身姿矫健,一如从前。

  作者:王妮娜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吕品
李蒋铭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