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中新记者看龙江
首页中新记者看龙江
刘海云:黑龙江曾办“三大运动会”促冰雪运动遍全国
2021年06月21日 12:04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6月21日电 题:刘海云:黑龙江曾办“三大运动会”促冰雪运动遍全国

  中新网记者 王妮娜

  1996年2月4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在哈尔滨庄严宣布:在中国哈尔滨市举行的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开幕。这是中国第一次举行洲际综合性的冬季运动会,意义非凡。

  那一刻,来自亚洲17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们在现场欢呼、呐喊,在沸腾的人群中,刘海云却泪湿眼眶,“那一刻,我的心激动万分,终于做到了。”当时任亚冬会赛会组委会秘书长、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的刘海云回忆说。

  刘海云今年80岁了,他从1985年9月至2000年6月,一直任黑龙江省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体育局前身),离开领导岗位后,仍然关心支持着体育事业的进步。多年来,他见证了黑龙江体育运动的发展。

  黑龙江体育史上的“三大冬运会”

  “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体育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大阶段,以三次在哈尔滨举行的大型运动会为分水岭。”刘海云说。

  刘海云所说的三次大型的运动会分别指:1991年的第七届全国冬季运动会、1996年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和2009年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

  “从黑龙江体育发展的30多年历程来看,这三次大型冬运会,将黑龙江省的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冰雪运动,尤其是雪上运动在全国推广开了。”刘海云说。

  如今,回头看这三大冬运会,会感觉它们像黑龙江体育发展历史上的“三级台阶”,让黑龙江的冰雪运动、场馆建设和城市设施一步一步提高,不断向上走。

  “全运会”促冰雪竞技运动条件的改善

  “黑龙江省地处北方,既要参加全国的冬季运动会,又要参加夏季运动会,等于每两年参加一次全国运动会,任务非常繁重。尤其,国家组队参加冬季项目赛事运动员大多来自黑龙江,因此,我们提出了‘以冰雪运动为主,冬夏两线作战’的竞技体育运动发展格局。”刘海云说。

  1987年12月5日举行第六届全运会闭幕式上,时任黑龙江省政府省长侯捷扛回来举办全国七冬会的会旗。

  1991年12月,第七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举办。为了这次运动会,黑龙江全力准备。

  那时候,哈尔滨的速滑场地是露天的,亚布力滑雪场的房子大都是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头砌起来的,房子内寒冷,潮湿,号称“石头房子”。

  “亚布力大锅盔山海拔1374.8米,雪道长3000米,为了运高山吊椅索道,工人往山上运电缆,一根电缆上百人排成长龙,慢慢走着往山上扛,场面十分感人。与此同时,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标准P70级跳台滑雪场地”刘海云说。

  这次运动会前,亚布力滑雪场的高山楼、越野楼和新闻楼都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极大地改善了运动员和赛会记者的食宿条件。

  这届“全运会”全国35个地市代表团参赛,运动会后,推动了中国冰雪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发展。

  哈尔滨要申办“亚冬会”

  刘海云说,他在任时,让他最有成就感的,是省市用26个月的时间,筹备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

  “这次运动会原定要在朝鲜举行,但朝鲜因故放弃了,咱们中国和韩国当时要想申办这届亚冬会,黑龙江省抓住机遇积极向国家体委申请,以哈尔滨市申办了这次亚冬会,得到了批准。”刘海云说。

  1993年12月,时任黑龙江省副省长周铁农、哈尔滨市市长索长有领队,一行14人坐飞机到位于科威特的亚奥理事会所在地申办亚冬会。

  “我们当时准备得比较充分,为了节省经费,副省长和我们一起坐经济舱。为了安全抵达,资料和器材都没有托运,每个人都拎一个箱子,大家团结一致,要申办下来这届亚冬会。”刘海云说。

  那年,和中国同时申办这届亚冬会的还有韩国的江原道,最后,亚奥理事会通过审定申请报告和陈述报告等大量资料后,观看图片展示,了解了我省和哈尔滨市的决心及条件,亚奥理事会主席宣布1996年的第三届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1999年在韩国江原道举办第四届,这也是亚冬会申办历史上,唯一一次通过一次会议确定两届亚冬会举办地的会议。

  亚奥理事会决议通过,1996年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举行。这就意味着,黑龙江省筹备亚冬会,只有26个月的时间。

  26个月日夜筹备“亚冬会”

  黑龙江省筹备亚冬会仅有26个月时间,其中有两个冬季,留给组委会的工作时间太少了,作为省体育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委会秘书长的压力和困难可想而知。大家开始了夜以继日的780多天的筹备工作。

  刘海云回忆说,当时,黑龙江省领导对体育事业非常支持。为了亚冬会的成功举办,时任黑龙江省省长的邵奇惠果断决定,将原先要建的哈尔滨到佳木斯的高等级公路,改为建设哈尔滨到牡丹江的高等级公路,这就打通了哈尔滨到亚布力滑雪场的公路。黑龙江省政府还要求,亚布力滑雪场内的道路也由他们支持负责全部建好。

  “以前从哈尔滨到亚布力滑雪场,都是砂石路,不好走,260公里路,坐车得5个多小时,这段公路修好后,从哈尔滨到亚布力滑雪场就两个多小时了,非常便利了。”刘海云说。

  中国第一座哈尔滨冰上基地室内速滑馆也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早在1988年,黑龙江省的友好省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邀请刘海云去参加卡尔加里冬奥会。那时,刘海云心中就有一个梦想,为我省造一座室内速滑馆。出行时,他就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大师梅季魁教授,去学习和考察当地的速滑馆。刘海云这一前瞻性的准备,到1993年亚冬会申办成功后,就直接用上了。

  “从设计、规划到施工建设,这座长190米,87米大跨度,高24米,总面积22000平方米,有着400米跑道的大速滑馆用580天时间就建成了。”

  在这780多天的奋战里,“省市领导们亲临一线,全体上下一条心,省市‘不分家’,白天抓落实,抓进度,晚上7点开会,有时候开到后半夜,然后当晚出会议纪要,各部门第二天就去落实,虽然累啊,但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特别好,大家就信一条‘办法总比困难多’。”刘海云说。

  那时,黑龙江省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一起齐心协力,日夜拼搏,用2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通常需要4—6年才能完成的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以主会场哈尔滨八区体育中心为重点的八大项、37小项用540天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用“黑龙江速度”搭建好了亚冬会的“舞台”。冰上雪上所有场馆都经国际冰联、雪联现场验收。中国奥委会执委、国家体委五司司长赵常态说:“亚布力滑雪场可以同时承担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跳台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等项目的比赛,仅此一点,就可以与亚洲其他国家的滑雪场相媲美。冰上两个场馆在市区如此集中,恐怕连日本的东京和大阪等城市也难以匹敌,实在难能可贵。”

  经过26个月的紧张筹备,1996年2月4日至11日17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赛在赛场进行了激烈的角逐,参赛人数之多,安排项目之多,规模之大,都超过了前两届。闭幕会上,本届亚冬会被亚冬理事会官员评价为:“隆重、热烈、精彩、圆满。”黑龙江代表中国当好了东道主。

  在这届亚冬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15枚金牌、7枚银牌和15枚铜牌,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均居各参赛团之首。取得了承办工作和参赛成绩双丰收,极大地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

  中国首次举办“大冬会”

  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哈尔滨大冬会”)于2009年2月18日至2月28日在哈尔滨举行,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2366名运动员参加了此次运动会。

  哈尔滨大冬会是继2001年北京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后中国第二次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这也是世界级冬季综合性运动会。

  当时,刘海云自2000年6月离开体育领导岗位,担任黑龙江省政协科教文委体委员会副主任,但作为一名老体育人,他仍在为自己做热爱的事业做着贡献。哈尔滨大冬会筹备期间,组委会领导请刘海云同志参与了哈尔滨大冬会的筹备工作,三年来主要负责向社会筹集资金支持赛会承办工作。

  “当时,我们市场开发部有30多人,部长刘柏常,我是顾问,出谋划策,我们两位老同志带领大家运用开发广告,出售门票,接受社会捐赠,开发大冬会特许产品等手段,筹集办赛资金。尤其利用社会无形资产,拍卖小型汽车部分车牌号是一个途径。”刘海云说。

  同事们14个人,分成7个组,两个人一台车负责黑龙江省13个地市和农垦总局的对接,在当地举行车牌拍卖等活动。“在大庆市,一个‘8888’的车牌号被一个女子以41万的高价拍走,那真是创造了车牌拍卖的最高价。”刘海云说,就这样,他们筹集的物资、经费达到了4亿元,为举办哈尔滨大冬会提供了经费保障,受到了省领导和组委会的高度赞扬。

  在这届大冬会开幕前,亚布力滑雪场地区各项设施全面提升,高山滑雪的吊椅索道,改造成箱式索道,建成雪上比赛指挥大厅,火车直接开进了亚布力滑雪场,从哈尔滨到亚布力的高等级公路建成了高速公路。大赛的成功,推动了黑龙江省冰雪运动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各地拓宽发展体育思路,利用北方有利的地域优势,造滑冰场、滑雪场,出现了群众性的上冰雪热潮。

  刘海云说:“体育是民生,体育是一个朝阳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现在冰雪运动由北向南拓展,冰雪体育设施在大江南北广泛兴建,黑龙江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管理者、技术工人被南方各省引进,成为推进全国冰雪体育和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这个有着56年党龄,50年工龄的耄耋老人,经历了改革开放时期黑龙江省体育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日子,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瞬间,也为后来的体育人铺就了向上攀登和发展之路。(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吕品
李蒋铭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