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森工农垦油田
首页森工农垦油田
创业农场有限公司用“加减乘除法”念好种植效益“经”
2021年05月18日 09:0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18日电(李佰)“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5月的三江大地,到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在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创业农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业农场”)的广袤的万亩良田上,集中连片的育秧大棚里,勤劳的身影人来人往;阡陌纵横的池埂上,轨道运苗蔚为壮观;“网格化”的稻田里,各式机械轰鸣驰骋。和以往不同地是,今年这里的种植户们正在农场的带领下,用好“加减乘除法”,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利用“农机+农技”描绘农业现代化新蓝图,全力念好水稻种植效益“经”。

  “加法” 变“普”为“特” 走好特色“稻”路

  “你今年种的啥品种啊?”

  “粘稻子,龙粳57”。

  “你呢?”,“也是粘稻子”。

  今年,在创业农场种植户之间交流最多的就是这几句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那是因为近几年普通圆粒水稻保护价逐年下调,水稻面向市场化,圆粒水稻的高产却不再能带来高效益。

  为加快水稻结构调整步伐,实现种植户收益最大化,今年,拥有57万亩水田的创业农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引导种植户调整结构,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种植户发展特色、优质、绿色水稻种植,实现“由量向质”、变“普”为“特”的转变,增强稻米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头几年,因为糯稻品种较多、品系较杂,且抗逆性差,加上效益和普通圆粒水稻差不多,创业农场一直在稳控糯稻种植面积。近年来,糯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农场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并采取订单供种方式,由种业、合作社或米厂统一进行种子加工、检测处理,确保了糯稻种子的合格率。同时,农场与种植户签订协议,不断提高糯稻管理水平和种植标准。通过“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模式,以高于常规稻市场价的保底价格收购订单水稻,降低了糯稻的市场风险。

  而今年,这个农场更是紧紧围绕“三大一航母”战略,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依托寒地黑土、绿色有机的天然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抓好特色水稻种植,将特色水稻种植“稻”路发展壮大,优中选优推广绥粳18、龙粳57等优质水稻及糯稻品种,实现优质特色水稻种植90%以上,完成订单农业30万亩。

  为拓宽糯稻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创业农场还引进了五谷粮酒业有限公司黄酒加工等糯米深加工项目,目前投产后,年可消化加工糯米及碎糯米4000吨。这个农场通过用好“加法”, 变普通水稻为特色种植,走好特色“稻”路,帮助种植户从销售价格上念好了水稻种植“效益经”。

  “减法” 三减一控,让农业“绿”起来

  “水稻侧深施肥是通过测深施肥插秧机将中化等大厂家生产的测深施肥插秧机专用肥在插秧时一次性施入秧苗根部,这样不但节省了扬底肥的麻烦,而且通过这几年的使用,让我感触最深的(地)就是应用测深施肥不但省时省力,最重要的是产量高了。”说起测深施肥的好处,创业农场种植户路国海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他不但是创业农场的高产大户,而且还是创业农场应用新技术新机械最积极的种植户。

  为了找到寒地水稻施肥的正确方法,均衡施用各种营养元素,从2012年起,创业农场开展水稻侧深施肥试验。通过应用侧深施肥专用肥,加大技术跟踪测验,及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对比分析等举措,几年下来,创业农场有效解决了往年水稻施肥不能够定位、定量、均匀、可靠的技术难题。侧深施肥插秧机能将插秧和施肥一次完成,形成一体化作业,既降低了劳动量,又减少了肥料的流失,每亩可以节省肥料10%。在亩施用量30公斤的基础上,减少2.5公斤,仍然能达到增产5%以上,一亩地增加效益100多元。

  2017年,创业农场紧紧抓住全省建设一亿亩生态高标准农田的契机,通过推广减农药、减化肥、减除草剂“三减技术”,转变方式,创新绿色有机生产模式,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作为水稻增产增效的一项农业高产措施,在创业农场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多年,不仅有效落实了农业“三减”工作,同时给广大种植户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今年,在常规的侧身施肥基础上,创业农场又重点加大了“变量”测深施肥插秧机的推广力度,此型号插秧机是将侧身施肥与变量施肥技术相结合,在前轮配有土壤传感器,可以检测到田块中的土壤耕层深度和肥沃度,因此,在插秧作业时,可根据监控到的耕层的深度和土壤肥沃度自动调节施肥量,实现每亩节约肥料5斤左右,保障田块内水稻的均匀生长,合理利用光能,有效防止水稻成熟后出现倒伏的情况,为提升水稻品质提供最佳条件。

  同时,所有推广的插秧机还配备导航系统,可实现无人驾驶插秧,与传统普通插秧机相比提高了作业效率30%以上,每亩降低人工费40元以上。这个农场通过用好“减法”,积极推广农业“三减一控”,让农业真正“绿”起来,帮助种植户从产品品质上念好了水稻种植“效益经”。

  “乘法” 由“会”到“慧”,插上科技翅膀

  “智慧农业就是神奇,一个暗室叠盘育秧就这么有科技范儿!现在农场推广的这些先进技术和机械真是让我们种植户省心又省力,育秧有暗室叠盘、插秧有无人驾驶插秧机、运苗有无人电动轨道车、灭虫灭草有无人植保小飞机、收获有无人驾驶收割机,从种到收处处彰显了智慧农业的强大,让我们这些种地的老把式都自愧不如啊!”自从到农场暗室叠盘集中育秧中心体会到了“智慧农业”的先进之后,创业农场种植户黄淼成就对“智慧农业”赞不绝口。

  据了解,为提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科技力量更好服务于农业生产,近几年创业农场智慧化暗室叠盘育秧中心就成了现代农业的“网红”打卡地,这里不但迎接过各级领导和各大新闻媒体的参观考察,同时也成为农场新技术推广学习和观摩基地。这个充满众多科技“智慧”的育秧中心主要应用了叠盘暗室发芽、工厂化1+N两段式育秧、高速播种、专业机器人智能码盘、自动化精准控温制湿、机械搬运、电动轨道运苗等7项新技术。可节约成本20元/亩,可较常规育秧缩短7天左右,有效提高了水稻抵御低温冷害能力,彻底打破了传统育秧模式,真正让农业插上了科技翅膀。

  “爸爸你看,那台车咋没人开就能自己走啊,还会自己拐弯?”“孩子,那是无人驾驶的插秧机,是提前规划好路线,由天上的北斗导航卫星控制着前进和拐弯的,它根本不需要人来驾驶。”插秧大忙季节,在创业农场种植户李凤斌的承包地里,一台配备了无人驾驶系统的插秧机在进行插秧作业,许多好奇的行人都来驻足观看,并且打听插秧机自己行走的奥秘。李凤斌:“往年插秧需要两三人合作才能完成,自从买了这台智能导航插秧机,现在只需一人辅助加苗,就可完成插秧作业”。

  “近几年由于疫情原因,劳动力比较紧缺,费用一年比一年高。智能导航系统的应用和推广,极大地为种植户插秧节省了人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创业农场农技人员董传宝道出了无人驾驶插秧机的好处。

  这个农场通过用好“乘法”,让种植户由“会”种地变为“慧”种地,让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帮助种植户从节本增效上念好了水稻种植“效益经”。

  “除法” “造田运动”,向土地要效益

  在北大荒集团创业农场第一管理区二抚路沿线两侧,许多路过的车辆都会不自觉地减慢车速向两侧观看,因为一副波澜壮阔的插秧“春耕图”正跃然于眼前。这里的水田池子也太大了!怎么个个都跟棋盘上的网格一样啊?原来这是创业农场今年重点打造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据了解,这个建设现场按照“路渠相间、池埂统一”的标准统一规划实施,面积共计2273亩,涉及7名种植户,将497个格田改造为103个,田间配套南北田间路8条、水渠9条,东西池埂10条,每个格田平均面积20亩左右,亩改造成本300元左右。建设后将形成路相连、渠相通、埂成线、田成网,灌排结合的高标准农田模式。可利用中间田间路拉苗、运肥、运粮,最大限度减少人工成本支出,亩节省人工成本70元以上。提高机械作业效率20%以上,亩节本15元左右,综合节本85元左右,有效节约了成本。同时,可增加有效插秧面积63亩,增加面积比例3%左右,折合每亩可增加粮食产量20-30公斤,亩增效50-80元。还可充分发挥节水控制灌溉技术优势,亩节水100立方米以上。预计实现综合亩增效150元左右。水田地块平整度提高,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节水减肥减药增效。同时减少轮式机械直接入地频次,降低大型机械对耕地的破坏,切实保护好黑土地内在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改造后,更加适合无人驾驶机械、卫星导航、自动监测等先进技术应用,快速推动农业机械化全面转型升级,逐步实现农业智能化全覆盖,加快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这改造后的水稻田啊,都不能叫水稻田了,应该叫水稻湖,田里的池埂子变少了,许多迁徙的候鸟每年开春都会把这些水稻田当成中途休息的湖泊,在池子里嬉戏玩耍,一边是抽水泡田在地里忙碌的种植户,一边是成群结队天鹅、大雁等候鸟游来游去,那场景可真叫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业农场种植户李志国看到自己改造好的农田想起了自己这几年的所见所闻。

  为继续深入实施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助农增产增收,今年创业农场通过申报国家项目,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和粮食产能。今年将申请中央投资271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将新建方涵33座,修缮田间道24.8公里,新建晒场混凝土面层4.05万平方米。

  “我家地去年进行的格田改造,每个池子面积都在15亩以上,改造后,播种的时候就再也不用派人看着抽水了,只需要电井一启动,水可地跑就行,等播完种子直接就能上车打浆了,这样泡田早,搅浆整地也早,沉淀效果好,插秧的时候运苗也方便,反正干啥活都省劲。”创业农场汝子阳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好处颇有感受。

  这个农场通过用好“除法”,让种植户耕地由低产田变为高产田,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帮助种植户从土地利用上念好了水稻种植“效益经”。(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吕品
李蒋铭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