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正文
首页绿业龙江
搭配黑土“营养餐”!黑龙江全力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2021年01月08日 08:55 |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公众号


  据龙视新闻联播报道“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黑土地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宜耕作的土壤,为了解决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把黑土地用好养好,黑龙江为黑土搭配营养餐,全力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前不久,专注土壤研究的韩晓增从海伦市的黑土生态实验站又带回了一份土样。由于方法得当,那里的黑土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韩晓增说,黑土地最关键的是黑土层,黑土层是大熊猫的脑黄金,而黑土层要保护的就是这种土壤腐蚀化物质。

  从吉林农业大学土壤相关学科毕业后,韩晓增就被分派到了研究院,一头扎进了黑土地,醉心于土壤研究,在他心里就有一个目标,保护好这片“大熊猫的脑黄金”。当时韩晓增了解到,黑土开垦前三十年,耕层有机质含量每年下降速度达到1.1%。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韩晓增:

  当时的黑土属于亚健康水平,我们如果在农业生产中输入秸秆输入有机肥,通过轮作的措施,就可以用营养疗法使它恢复健康。

  黑龙江省拥有黑土耕地面积2.39亿亩,占东北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0.6%。其中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暗棕壤、白浆土为主的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的56.1%。韩晓增说,黑龙江地域广阔,土壤的基础不同,“加餐”的内容需要量身定制。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韩晓增:

  首先就在松嫩平原东部典型黑土带上,实行了黑土地保育政策,这个政策主要是以黑土地秸秆翻埋还田为主。黑龙江西部风沙干旱盐碱,像大庆、齐齐哈尔一带的地方,我们施行“四免一松”保护性耕作模式,另外一个在环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东坡,主要采用坡耕地控蚀增肥技术模式。

  黑土地吃上了“营养餐”,肥力陆续恢复。目前全省黑土地耕层有机质含量每年下降速度在0.1-0.3%,下降速度减小了50%。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二级研究员 韩晓增:

  下一步有两个计划,一是继续深入研究黑土地保护机理机制,以及在生产上的技术应用。二是把我近40年来对黑土地研究出来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把这些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家里,让他们闻一闻泥土芳香的味道。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琳
王妮娜
魏来
范英杰
吕品
郭璨
李香梅
(此排名不分先后)